中国·37000Cm威尼斯(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-Weixin百科

37000Cm威尼斯
首页» 37000Cm威尼斯» 历史沿革

历史沿革

作者:6120103851 发布日期:2025-05-08

1953年,北京工业学院(现北京理工大学)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军用光学仪器专业——光学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,开创了研究制造各军兵种所需光学仪器的先河。1954年,在该专业的基础上,成立仪器制造系。1960年,学校对部分系进行了调整,成立光学仪器系。1982年,更名为工程光学系。1994年,更名为光电工程系。2002年,光电工程系与电子工程系、自动控制系、计算机科学工程系合并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。2008年底,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撤销,由光电工程系独立成立37000Cm威尼斯官方并发展至今。

建系初期,进行了45号相机、三米焦距地面远程相机、大倍率炮队镜等项目的研制;60年代,集全系教职工之力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;70年代,参与了“尖兵一号”人造地球卫星可回收式卫星相机的研制工作;80年代,连铜淑教授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棱镜调整理论和反射棱镜共轭理论;90年代,周立伟院士在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。建院七⼗余载,学院聚焦培养具有“延安根、军⼯魂、领军⼈”品格的领军领导⼈才,⾚⼼报国,砥砺奋进,办学实⼒雄厚,优势特⾊鲜明,办学成果显著,累计培养了两万余名优秀⼈才,取得了多项“新中国第⼀”、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⼤科技成果,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人,博士生导师80名。学院两个一级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,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,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2个。北京市教学名师4名,国家级、北京市教学团队3个。

学院建有光学工程、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,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。其中光学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、工信部重点学科。参与建设国家级、教育部、工信部和北京市科研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平台15个。学院紧瞄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,努力建设一流学科,勇攀科技高峰。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,光学工程排名全国第3,北京市第1,为全国前4%;仪器科学与技术排名全国第5,为全国前7%。

学院科研覆盖领域宽,近5年,学院牵头或参与获国家、省部级科技奖励34项,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国防重大重点科研项目,包括国家重大专项/重大仪器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基础加强计划、国防重大重点基础科研、探索、预研等各类科研项目。学院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,软硬件建设并重,形成了高水平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,建有多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中心。学院具备双创教育特色优势,每年重点培育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互联网+)““挑战杯”“光电赛”等创新创业大赛项目,近五年,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210余项,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1项、银奖4项,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3项、银奖1项。

学院建有“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”“测控技术与仪器”和“智能感知工程”三个本科专业。其中,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“双万计划”建设点;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荣获全国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;出版国家级、省部级精品教材10余部;多门专业课程获评国家一流线上/线下课程、国家级精品课程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北京市精品课程、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。

学院建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,与日本东京大学共建信息光学联合实验室,与英国利兹大学共建精准医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中心,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建可视光机电工程联合研究中心,与美国Mentor Graphics公司共建明导电子光电联合实验室,与德国马普所共建智慧光子测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。先后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中心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、英国利兹大学、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、俄罗斯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、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工大学、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、捷克布尔诺理工大学、芬兰东芬兰大学等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等合作协议。

学院毕业生就业领域宽,职业发展前景广阔,在光电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、科研部门、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技术开发、工程设计、科学研究、教学和管理等工作。本科生就业率近96%,其中70%选择深造,研究生就业率100%。

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,其中包括: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、姜会林、邓建军;黑龙江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,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东,共和国将军王永仲、任恩华、宋振铎等。

(更新至2025年5月)